首页 >热点 >

观山湖区率先在贵阳市实现“警调衔接”全覆盖

时间:2023-08-07 17:52:32     来源: 天眼新闻

“警调衔接”共筑平安。选派律师进所,直接受理派出所移交的各类矛盾纠纷,着力从源头上化解和减少治安纠纷,有效遏制“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贵阳市观山湖区司法局创新建立“警调衔接”工作机制,联合区公安分局,在全区10个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驻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成为全市首个实现“警调衔接”全覆盖的区县。

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刘某(女)与王某(男)酒后因感情纠纷发生抓扯。刘某与王某未领取结婚证,两人共同育有一个两周岁的女儿,发生矛盾当晚,王某动手殴打了刘某,刘某报警要求对王某的家暴行为予以惩戒,同时王某支付女儿的抚养费。

该案被移交至辖区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认为,虽然刘某与王某只是同居关系,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第三十七条的相关规定,王某的行为仍然构成了家暴。


(资料图片)

经调解,刘某与王某当天就自愿达成调解,王某向刘某道歉,由派出所向王某给予告诫,并送达《贵州省家庭暴力告诫书》,王某向刘某出具书面保证今后不再实施家暴行为。

据悉,在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中,类似各种纠纷矛盾的报警占比不小。“警调衔接”机制的建立,不仅让群众的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缓解,也让民警从大量纠纷调处中解脱,有更多的精力去破案,做好治安管控主业。

类似的“警调衔接”机制在观山湖区已全面铺开。区司法局选派具有法律、调解等专业能力较强的律师进驻派出所,每周定时定点为群众开展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聘任律师和派出所辅警作为驻所调解室人民调解员,协力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目前,驻所调解室共备案人民调解员82名,其中执业律师27名,派出所辅警55名。

据悉,驻所调解室与派出所实行“先接处、后移交”的衔接模式,民警接处警了解情况后,根据群众矛盾纠纷的性质、特点,符合调解范畴,经当事人同意后或当场先行调解,或搜集相关证据,直接移交驻所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协调双方互谅互让,调解成功后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并跟踪督促履行,让当事人省心、省力、省钱。

此衔接模式在方便群众解纷的同时,实现了公安机关处警快速反应和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经验的优势互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的积聚升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自今年7月5日工作启动以来,驻所调解室共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60人次,调解民间矛盾纠纷22件,调解成功16件,调解成功率72.7%。

下一步,观山湖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警调衔接”解纷工作机制,加强资源整合、突出源头化解、巩固诉源治理成果。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使警调衔接、律师进所工作成为了解民情、化解民间纠纷的新渠道,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瑛

编辑 罗华

二审 程星

三审 李中迪

标签:

头条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