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烽火岁月|湘江副刊·潮头|焦点热门

时间:2025-11-04 08:33:39     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文|谢学文

三外公讳名何得凤,已经离世5年多了。他曾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侦察连战士,与罗盛教烈士同一个连队,曾为亲密战友罗盛教烈士抬棺出殡,参加了惨烈的老秃山战役等恶战。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他回到老家临湘县白羊田镇何家山务农。在战争中他的右腿中弹受伤,双耳因重炮震荡导致听力障碍。家里较重的农活一直由大外公和二外公承担,三兄弟手足之情几十年如一日,老而弥亲。

军人出身的三外公,床上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经常用鸡毛掸子拂得一尘不染,每次到外公家玩,我就喜欢跟三外公睡,听他讲最让人激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故事。


(资料图片)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岳阳市入朝志愿军战士有一万多人,仅临湘就有1442人,其中立战功受嘉奖的有423人,临湘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有105人。他们中有机智勇敢的侦察英雄周安定、有威震敌胆的爆破英雄毛先华、有血染上甘岭的梅贵生、有捐躯马良山的彭章保、有炮兵神手胡逢春、有奇袭“白虎团”的黄镇涛……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岳阳儿女舍生忘死、英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留下了血染的风采,显示了英雄本色。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火力不足是我军最大的劣势,志愿军通过战场上的巧妙穿插、隐蔽出击来弥补,指挥员将战术运用得恰到好处。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发射了197万发炮弹,而志愿军仅发射了41万发炮弹。在老秃山战役中,炮弹将老秃山削低了3米多。

当铺天盖地、呼啸而来的弹雨倾泻而下时,志愿军战士则安静地蹲守在坑道里,三外公说,如果就这样死在敌人的炮弹下,他们会觉得很冤。待美国兵进入坑道后战士们从容上好刺刀,冲向敌群。这时候的战场可怕极了,只有震撼人心的志愿军冲锋号声,志愿军战士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还有刺刀进入人体的“嚓嚓”声。

美国兵身材高大,拼刺刀时手长脚长是占优势的。三外公却说“不”,因为志愿军战士都是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突刺、防御、拔刀一气呵成,步伐、手法与战术高度协同,冲锋时奋勇向前,这种以命相搏的勇气令敌人胆战心惊。

5年前,二外公和三外公相继离世了,在整理两位老人遗物时,我们看到了三外公参加老秃山战役前用鲜血写下的家书:“兄嫂好!美帝凶残狡猾,此战弟已抱定与敌同归于尽之决心,若我牺牲,请将二哥家三子本礼过继于我,用我抚恤金送本礼多读书,以期报效祖国,慰我情怀!切切!”我二外公回信:“三弟好!全家盼你平安回家!但家小国大,你当为国舍生忘死!若你为国尽忠,定将三子本礼过继与你,赓续忠诚,兴起贤祠。”(注:何本礼 现年78岁,在葛洲坝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岗位上退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志愿军战士早已将宝贵的生命毅然交付给了伟大祖国!

今年适逢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众多亲戚相约拜祭三外公,在坟前告慰:我们强大的祖国已有使命必达、世界超一流的东风系列导弹;有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有122个垂发单元的055大驱;有远程穿透、强火力和强感知的六代机;还有火力管饱管够的重装合成旅……若老人家泉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

责编:邓正可

一审:廖慧文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标签: 快讯

头条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