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研人员发现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
(资料图片)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玉米种业室团队以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甜玉米高温下的表型特征变化进行观察,发现了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王竹青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勤南为通讯作者,常海龙、王建强等也参与该项工作。
鲜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由于其口感丰富、营养全面,鲜食玉米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然而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温室效应增强伴随的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玉米生产进程受阻,严重影响农业经济良性发展和粮食安全。对玉米的耐热机制研究多集中在普通玉米中,且处于起步阶段,而鲜食玉米的高温响应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科研人员以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甜玉米高温下的表型特征变化进行观察,对多项光合作用指征等进行测定,同时结合不同时间点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转录组结果显示高温影响多种代谢途径,特别是苯丙烷代谢和光合作用代谢途径,对其中大部分基因的抑制作用明显。
代谢组学结果则显示,短时和长时高温处理对代谢物丰度影响显著,检测到的差异代谢物数量分别为61种和111种,包括各种生物碱和类黄酮等,其中在两个时间点均检测到的代谢物有42种,而东莨菪内酯-7-O-葡萄糖苷(东莨菪苷)、3-吲哚丙酸、乙酰色胺、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和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的表达丰度上调最为显著。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基因模块与代谢产物的相关性,构建了热胁迫下甜玉米幼苗的调控网络,鉴定出四个潜在高温响应基因。该研究为通过生物干预或基因调控来改善甜玉米的耐热性提供了相关基础。
上述研究得到华南特色植物新品种创制与逆境智慧化系统治理和耐热型鲜食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的资助。
标签:
头条精选
- 广东科研人员发现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2023-07-27
- 世界杯首战中国女足0:1憾负丹麦2023-07-27
- 再现真实耀眼的唐诗世界2023-07-27
- 台州石油“平安夜市”助力易捷销售2023-07-27
- 荷塘区金山街道流芳社区打造小区“五堂”激2023-07-27
- 国家发改委15天内召开三次民企座谈会2023-07-27
- 哈维尔:做好应对困难准备 每项赛事都须全2023-07-2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淄博:“网红”城市2023-07-27
- 苹果为头显产品销售疏通“线下”之路 专家2023-07-12
- 咸宁市烟草专卖局QC成果获表彰2023-07-12
- 工商银行如意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2023-07-12
- 乌克兰“入约”受阻,泽连斯基将会见北约多2023-07-12
- 中国支付平台助“泰酷啦”更佳体验2023-07-12
- 李娜重返温网 出战元老赛2023-07-12
- 刚刚,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发声!2023-07-12
- 四川麦当劳首辆“麦麦脆汁鸡”巴士首发 2023-07-12
- 研究所晨报2023-07-12
- 云南一34岁禁毒辅警殉职:随民警外出办案途2023-07-12
- 征信大数据查询是什么 和传统征信有什么区2023-07-12
- 6月信贷投放明显回升!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2023-07-12
- 云意电气(300304.SZ):子公司云泰精密产品2023-07-12
- 7月12日 9:46分 开勒股份(301070)股2023-07-12
-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发布2023-07-12
- 包装简单气味难闻 产品没有任何信息 “网2023-07-12
- 光大期货:短期在多重因素的驱动下 甲醇2023-07-12
- 【全民反诈宣传月】反诈利器之云闪付APP“2023-07-12
- 老熟人!里皮和卡纳瓦罗在伊比萨岛度假2023-07-12
- 龙须菜种植密度(龙须菜种植)2023-07-12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报告:财政赤字率可提至4%2023-07-12
- 东北满族八大姓的演变(满族八大姓都是哪些2023-07-12